芒果配资 3个月婴儿铅中毒!宝妈曝毒源,月销8000,比天水更恶劣的发生了
“我以为奶粉够谨慎了芒果配资,谁知毁在‘助消化’添加剂上!”
当甘肃天水233名幼儿因幼儿园使用含铅颜料制作彩色食品而血铅异常时。
一个更令人揪心的案例炸翻了全网。

一位90后宝妈抱着仅3个月大的婴儿冲进急诊室。
孩子血铅值竟高174.14达微克/升。

医生当场震惊:“这么小的婴儿,怎么会有这么严重的中毒迹象?”
而毒源,竟是一款电商平台月销8000瓶、标榜“天然助消化”的婴儿蛋白酶营养剂。

\"我3个月大的孩子铅中毒了!罪魁祸首就是这款蛋白酶,比天水的事恶劣一百倍!\"
这条发布于7月8日深夜的举报视频,像一颗炸雷扔进了宝妈群。

视频里妈妈怀里襁褓中的婴儿正在哭闹,手腕上还留着输液的针孔。
她举着两张纸在镜头前晃。
一张是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的检测报告。
\"维态美婴幼儿蛋白酶\" 铅含量 17.6mg/kg的数字被红笔圈得刺眼。

另一张是儿童医院的诊断书。
\"血铅 174.14μg/L\" 的结果下面,医生手写的\"铅中毒,需立即治疗\"几个字力透纸背。

根据这位宝妈介绍,她的孩子是个早产宝宝,出生时体重不足5斤。
医生叮嘱\"消化功能弱,要格外注意喂养\",这让她成了母婴论坛的常客。

今年3月,她在某母婴测评号的推荐下,花398元买了一盒 \"维态美蛋白酶\"。
\"当时那个营养师说,这是澳洲进口的 ' 敏宝救星 ',专门针对早产儿的消化问题。\"
宝妈在视频里翻出聊天记录。

营养师发来的案例里,个个都是\"吃两周就见效\"的好评。
她看着孩子每次喝奶都吐奶瓣,心一横买了三个月的量,每天冲在奶粉里喂给孩子。
6月体检时的一幕,成了她这辈子的阴影。

护士给孩子采完血,原本笑着说 \"宝宝长得不错\" 的医生,突然皱起眉反复核对化验单。
\"血铅 174.14μg/L,正常婴幼儿不能超过 5μg/L,这是严重铅中毒!\"
医生的话像冰锥扎进她心里,\"孩子这么小,铅会损伤大脑,可能影响一辈子!\"

抱着哭闹的孩子在医院走廊崩溃时,她遇到了另一位同样抱着化验单哭的妈妈。
对方的孩子4个月大,吃的也是维态美蛋白酶,血铅值156μg/L。

两个素不相识的母亲一对信息,冷汗瞬间浸透了后背。
她们给孩子喂的,可能是披着 \"营养品\" 外衣的毒药。

李婷立刻把家里没吃完的蛋白酶、奶粉、益生菌全送去检测。
一周后结果出来:其他东西都没问题,唯独那罐蛋白酶的铅含量,超出食品安全标准近20倍。

\"我每天看着孩子把那东西喝下去,就像亲手往他嘴里灌铅!\"
她对着镜头捶着桌子,声音因为愤怒而颤抖。

在某电商平台搜索这款蛋白酶的名字,销量数据让人头皮发麻。
单店月销 8000+,累计评价超 5 万条。

商品页面上,\"澳洲原装进口\"\"婴幼儿专用\"\"零添加\"的标签格外醒目。
详情页里满是\"儿科医生推荐\"\"实测有效\"的宣传图芒果配资。
但深入扒下去,这个看似 \"高大上\" 的品牌疑点重重。

企查查显示,维态美(上海)健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。
经营范围是 \"食品经营\"。
既没有生产资质,也没有研发团队。

所谓的 \"澳洲进口\",不过是从澳大利亚某工厂贴牌代工。
再由这家上海公司负责国内销售。

更诡异的是产品批次问题。
爆料的宝妈维权群里联系上27位同款产品的使用者。
发现大家手里的蛋白酶不仅全是2024年7月2日生产的。
批号也都是 \"42098\"。

\"全国这么多宝宝在用,怎么可能都是同一批货?\"
一位宝妈在群里发出质疑,很快有人贴出购买记录。
有人3月买的,有人5月买的,收到的却都是同一批产品。

\"这说明他们可能只有这一批货,或者故意用同一个批号掩盖问题。\"
一位从事食品检测的网友在评论区分析。

更让人不安的是,宝妈们后来收集了11个未拆封的样品送检。
7个都检出铅超标,最高的达到21.3mg/kg。

甘肃天水的铅中毒事件还在发酵。
34名幼儿园孩子血铅超标,最小的才3岁。
罪魁祸首是后厨用含铅颜料给点心染色。

而维态美事件的可怕,在于它戳中了家长更深的恐惧。
受害者是更脆弱的群体。
天水事件的受害者是 3-6 岁的幼儿,而这里全是 3-6 个月的婴儿。

北京儿童医院的医生在采访中提到。
0-1岁婴儿对铅的吸收率是成人的5倍。
血铅超标可能导致智力低下、癫痫,甚至终身残疾。

最可怕的是,家长的信任被彻底践踏。
天水家长是被动受害,而维态美的使用者,都是像这次这位宝妈一样主动购买的。

她们花高价买 \"进口营养品\",是出于对 \"科学喂养\" 的信任。
最后却发现,自己精心挑选的 \"救命药\",比路边摊的零食更危险。

而令人细思极恐的是。
这次蛋白酶的影响范围难以估量。
天水事件局限在一所幼儿园,而维态美在20多个电商平台有售。
线下覆盖300多个城市的母婴店。

按某平台月销 8000+计算,三个月就有2.4万罐流入市场。
每罐至少够一个宝宝吃一个月。
所以在这位宝妈的视频发出后,24小时内转发量突破10万。

评论区成了宝妈们的互助区。
有人贴出自己孩子的血铅检测单,有人整理出全国可做儿童铅检测的医院名单。

但宝妈在最新视频里说,孩子虽然在接受排铅治疗。
但医生告诉她,\"已经造成的神经损伤,可能永远恢复不了\"。

为什么我们对这件事如此愤怒?
说到底,这不是简单的食品安全问题,而是击穿了为人父母的底线。
我们绝不能忍受有人把黑手伸向最弱小的孩子。

天水事件曝光时,我们以为是个案。
维态美被揪出后,才发现可能只是冰山一角。
那些摆在母婴店货架上的 \"进口营养品\",那些在短视频里被吹上天的 \"宝宝神药\"。
背后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隐患?

截至发稿,维态美还没给出任何解释。
相关产品仍在部分平台销售。
但我们相信,就像天水事件里那些被问责的园长一样。
这次,也一定会有人为这些受伤害的宝宝负责。

最后提醒一句:如果你家孩子吃过这款蛋白酶,别等了,现在就带他去检测。
也请提醒身边的宝妈,别让更多宝宝遭殃。

同时也要给广大宝妈提醒一句。
生活中孩子可能接触到铅的机会其实有很多。

劣质彩色塑料玩具、带漆铅笔、盗版绘本,孩子啃咬后铅会直入口腔。
厨房里的釉彩陶瓷碗盘、老式爆米花、传统皮蛋、锡箔纸包的食物都可能释放铅元素。

还有老旧水管、墙面剥落油漆、二手烟也有可能析出铅元素。
甚至“止痒痱子粉”、“治溃疡药粉”也可能导致铅元素通过皮肤或手口摄入。
以及车流大的马路旁、工业区周边的土壤和水都可能铅含量超标。

婴幼儿抵抗力差,又在口欲期,一不留神就可能吃进嘴里。
所以家长平时一定要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。
玩后、饭前、摸完绘本必须用肥皂洗手,指甲缝重点刷洗。
反复教孩子“玩具不能啃,彩笔不能嘬”。

街边老式爆米花、散装皮蛋、颜色艳丽的糖果糕点尽量少吃。
各种“网红补剂”千万不能轻信。

孩子突然腹痛、便秘、情绪暴躁、牙齿边缘发黑,快做血铅筛查。
子出现多动、注意力涣散、生长迟缓也要及时就医。
最佳检测节点为12月龄、24月龄定期筛查,6岁前每年一次。

铅毒不会响警报,却悄悄啃噬孩子的未来。
每一次洗手、每一次筛查,都是为孩子筑起的高墙。
也希望官方的调查结果赶紧出来。
孩子的健康需要全社会共同守护,别让天水之痛再次重演!
天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