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星策略 水墨之道:五行五脏与道家色彩观_陈云鹏_自然规律_作品
文/司源 图/陈云鹏火星策略
陈云鹏作品火星策略
中华上下5000年,诞生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化,而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组成了我们民族的特色,更承载着很厚的民族情感与历史记忆。那我们今天就来感受一下历经千年岁月沉淀的中国画吧,其色彩运用并不是给我们简单的视觉呈现,而是与五行、五脏及道家文化紧密相连的,蕴意着无尽的精神内涵与生命本真的智慧。
陈云鹏作品
在五行学说之中,木、火、土、金、水分别对应着青、赤、黄、白、黑五色。这绝非毫无根据的匹配,而是古人历经长期探索,凭借着对自然规律的变化与敏锐的感知力,以及对事物本质的深入研究后形成的科学归纳。《尚书》较早有关于“五色”文字的记载,“采者,青、黄、赤、白、黑也;言施于缯帛也”,由此可见五色在当时已占据着重要的地位。而五行又与人体五脏相对应,木对应肝,火对应心,土对应脾,金对应肺,水对应肾。这种对应关系建立起了一个神奇的系统,让生命与自然、艺术与身体相互交织、深度融合 。
展开剩余75%陈云鹏作品
道家文化主张“道法自然”“天人合一”,而中国画在色彩运用上也展现的淋漓尽致。画家创作中师造化师古人,以大自然为创作源泉,从天地万物中汲取色彩灵感,让画面色彩与自然脉动同频共振,诠释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。王希孟的《千里江山图》,以青石、石绿为主色调,采用“三远法”通过多层渲染堆叠的技法呈现色彩的渐变效果,将山峦的葱茏青翠展现的淋漓尽致,层层叠染的青绿之色化作流动的碧色,尽显江山的锦绣壮美。青色在五行中对应木,象征着生长、生发、生机与活力,对应着春季,春天万物复苏,自然山林之中处处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。在这幅作品中,我们仿佛能感受到山林中清新的气息,得以窥见18岁的王希孟对生命的热忱,亦能体悟到道家对自然万物生机的敬畏与推崇。
陈云鹏作品
从五脏与色彩关系来看,色彩对应人的身心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。中医经典著作《黄帝内经·灵枢·五色》云:“青为肝,赤为心,白为肺,黄为脾,黑为肾。”而五脏又分别对应五情喜、怒、悲、恐、忧。赤色对应心,当红色所蕴含的能量作用于心时能增强心脏之气,激发人体组织中细胞的活性,进而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。在创作时,画家如果想展示激情澎湃、充满活力的画面意境时,赤色就是他们的首选之色。比如在画日出东方的景象时,以赤色渲染天空,既能展现出太阳的光辉与温暖,又能在我们心中唤起积极向上的情绪。这与中医所讲的“心主宰精神意识、推动血液运行”的理论相契合,激发内心的活力。
陈云鹏作品
道家阴阳的观念也被融入在色彩之中。黑与白构成了色彩领域的两级,却又在交融碰撞中诠释着阴阳相生、对立统一的古老智慧。从光学本质而言,黑色代表对色彩的全然吸收,白色象征对光线的全部反射,二者在调和碰撞间,孕育出“墨分五色”的精妙水墨技法,成为中国画独特的艺术语言。水墨丹青以寥寥数笔勾勒万象,仅用笔墨的浓淡变化,浓、淡、干、湿、焦来表现世间万物,看似极简的黑白韵律,却藏着千般气象与深邃的智慧,每一抹墨痕皆是自然与心境的交融,于留白处生万象,在浓淡间见乾坤。浓墨凝聚,如夜幕低垂般深沉厚重;淡墨晕染处,似云雾般空灵缥缈。在这黑白交融的方寸之间,自然万物的阴阳变化、虚实相生跃然纸上,体现出道家对宇宙本质的理解“一阴一阳谓之道”。
陈云鹏作品
中国画中的色彩,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与五脏气血循环的呼应中,构建起超越视觉感知的深层意蕴,成为连接自然、人体与精神世界的桥梁,承载着中国人独特的宇宙观与生命感悟。画家通过色彩来表达对天地造化的敬畏、对生命本真的感悟,我们则透过色彩,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,体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道家智慧,这就是中国画色彩艺术独一无二的迷人之处 。
陈云鹏作品
观画如交友,贵在“眼缘”与“心安”——不必执着于名家大作,只需那一幅让你“初见心动,再看心宁”的作品,便能在相视无言中滋养心灵。
司源温馨提示:并非所有画作都具修心之力,流水线行画、艳俗之作反而可能扰乱心神。选择艺术品时,不妨以“积极、健康、留白”为尺,让目光所及皆为清泉,而非迷雾。
若想在收藏之路上更安心,除了修炼审美,聘请专业书画法律顾问亦是明智之选——既能规避法律风险,亦能守护热爱与投资的双重价值。
关注司源,一起在书画墨韵中探寻文化脉络,让每一次观画,都成为与心灵的美好对话。持续更新书画美学,期待与您共鉴雅趣!
抱阳负阴:阴阳交织处,丹青自方圆
玄理融墨色,写意绘天机
民藏之困:藏品变现难题与破局之路火星策略
发布于:北京市天臣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